國立歷史博物館(下稱史博館)成立於1955年,其由來為時任教育部部長張其昀先生有感於社會教育的重要,故比照美國華盛頓特區具有公園概念的史密森尼博物館,於臺北植物園內建置第一座國家博物館群,因文化園區緊鄰南海路而取名「南海學園」。史博館(時稱「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首先於12月4日在園內建館,並由包遵彭先生出任首任館長,1956年3月12日國父逝世紀念日正式開幕,1957年10月10日更為今名,後來國立中央圖書館、國立臺灣科學館、國立教育資料館、國立藝術館次第成立,共同成為「南海五館」,在當時發揮極大的社教功能。
史博館開館之初並無館藏,次年(1956年)教育部撥交戰後日本歸還古物及河南博物館原藏文物各一批,成為史博館館藏的重要基礎。此後陸續經由政府機關撥交、各界熱心捐贈、館方購藏、民間發掘出土文物等多項管道,使藏品日益豐富,至今已達5萬餘件。現有館藏共分為國畫、法書、西畫、玉石、陶器、瓷器等19類文物。藏品內容包括:史前彩陶、商周甲骨青銅器、唐三彩、石刻佛雕、玉器、民初家具戲偶、當代書畫等,樣貌多元,古今兼備,並深具民間性與生活性。
史博館建築前身為一座日式木造建築,係日本殖民時期為舉辦1916年臺灣勸業共進會所建之『迎賓館』,後作為總督府商品陳列館使用,政府遷臺後於1955年撥交為史博館建館館舍。1950至70年代,該館舍歷經數次大小規模擴增改建,成為今日鋼筋水泥之傳統北方宮殿樣式,此外觀反映了戰後復興中華的文化政策,2007年經臺北市政府公告指定登錄為「歷史建物」。自2013年起為因應營運與安全使用需求,積極向行政院爭取『國立歷史博物館升級發展計畫』,於奉核定後並自2019年3月起執行修復及再利用工程,以打造符合當代展示、服務、行政等機能需求之博物館空間為目標,保留原有建築特色之「彩繪」及「琉璃瓦作」,於2024年初竣工並重新開館營運,在新舊工法結合下,賦予史博館建築嶄新的樣貌。而對臺灣多數關愛文化藝術的人士而言,史博館除了保有珍貴文物與豐厚獨特的人文景觀色彩外,更是個具有豐富記憶和深厚情感及凝結集體記憶的重要文化資產場域。
2012年5月20日史博館配合組織再造改隸文化部,更強化與臺灣社會文化的在地連結,凸顯作為臺灣藝壇的重要平臺,並與世界接軌。作為戰後臺灣成立的國家級博物館,史博館自開館以來,歷任館長無不積極拓展館務,與時俱進,經創建、發展、轉型、現代化的歷史軌跡,期間曾舉辦過各類型經典大展,隨著時代變遷脈絡,多年來帶給民眾多元的文化視野,見證臺灣博物館界的發展與蛻變。未來將持續深耕臺灣藝術與文化發展,努力結合各方資源,以期史博館成為國人及世界認識臺灣近現代社會文化藝術史的基地,促進臺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及參與度,共創臺灣社會藝術文化新價值,致力實踐成為「一座貢獻給理解臺灣近現代社會文化發展史的博物館」之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