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旨
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稱本館)接受臺灣前輩藝術家(依姓氏筆畫排列)林玉山先生、郭雪湖先生、陳進女士、傅狷夫先生、劉延濤先生捐款,作為鼓勵從事美術工作後進之獎助,為感念前輩藝術家對臺灣美術人才培育之用心與關懷,本館特設置本獎助學金辦法,並獎助、培育臺灣美術發展之優良人才。
二、特色
本獎助學金為國內第一座由博物館辦理之統合性藝術類獎助學金,具有紀念臺灣前輩藝術家及推動多元藝術發展之目標,依其藝術創作類型,分設為「臺展三少年藝術獎」及「書畫藝術獎」兩大獎項逐年輪辦一次,皆包含學術論文研究與美術創作兩類獎助,完善臺灣藝術人才培育之雙元發展。
三、獎助學金來源
(一)臺展三少年藝術獎
1.林玉山獎:由林玉山先生捐出行政院文化獎獎金與個人積蓄,計新臺幣200萬元,以及林柏亭先生捐贈新臺幣200萬元,合計新臺幣400萬元為基金,並以其孳息發放獎助學金。
2.郭雪湖獎:由郭雪湖先生捐出行政院文化獎獎金與個人積蓄,計新臺幣100萬元,以及郭松年先生捐贈新臺幣100萬元,合計新臺幣200萬元為基金,並以其孳息發放獎助學金。
3.陳 進獎:由陳進女士捐出行政院文化獎獎金與個人積蓄,合計新臺幣100萬元為基金,並以其孳息發放獎助學金。
(二)書畫藝術獎
1.傅狷夫獎:由傅狷夫先生捐出之書畫材料費,合計新臺幣301萬7,000元為基金,並以其孳息發放獎助學金。
2.劉延濤獎:由劉延濤先生捐出書畫材料費,計新臺幣200萬元,以及王廣亞先生捐贈新臺幣100萬元,合計新臺幣300萬元為基 金,並以其孳息發放獎助學金。
四、獎助主題與類型
* 臺展三少年藝術獎
1.林玉山獎:臺灣美術史或美術教育之相關研究論文。
2.郭雪湖獎:臺灣文化或民俗藝術、工藝史及原住民藝術探索等相關跨域研究論文。
3.陳 進獎:膠彩類藝術創作作品。
* 書畫藝術獎
1.傅狷夫獎:相關臺灣書畫之研究論文。
2.劉延濤獎:水墨或書法創作作品。
五、辦理時間
「臺展三少年藝術獎」及「書畫藝術獎」逐年輪辦一次,前者以民國偶數年舉辦,後者以民國奇數年舉辦為原則。
六、獎項名額與獎勵
(一)林玉山獎:遴選1名,頒發新臺幣10萬元及獎牌乙座。
(二)郭雪湖獎:遴選1名,頒發新臺幣5萬元及獎牌乙座。
(三)陳 進獎:遴選1名,頒發新臺幣8萬元及獎牌乙座。
(四)傅狷夫獎:遴選1名,頒發新臺幣5萬元及獎牌乙座。
(五)劉延濤獎:遴選1名,頒發新臺幣5萬元及獎牌乙座。
七、加值獎助
(一)得獎作品將於史博官方刊物或網路媒體露出。
(二)得獎作品館方將集結出版得獎作品/論文集。
以上獎助方式將依本館該年狀況決定,請依該年公告為準。
八、申請對象
凡具備中華民國國籍之18歲以上國民,其未經公開發表之論文或創
作作品均可申請。
九、徵件形式與申請方式參附件1;論文類撰稿格式與撰稿體例參附件2。
十、評審組織與原則
本獎助學金設置評審委員會,每個獎項聘請3至5位委員。每屆聘期三年,由本館館長擔任召集人,其他委員就藝術界資深人士及社會公正人士聘請之。本研究獎勵之評審,由評審委員會依作品內容之學術性、專業性、創新性與時代性審定之,若無法選出優良論文者,經評審委員會決議得從缺處理。
十一、徵件與截止日期
每年1月徵件,8月截止。
十二、公布時間
每年11月下旬公布獲獎名單,並於本館館慶時公開頒獎。
十三、得獎作品授權
本館享有永久無償運用獲選論文及作品圖像文字之權利。
十四、辦法奉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含新增獎項金額)。
聯絡人:研究組 高小姐
(02)2361-0270分機203
ihsuan@nmh.gov.tw
114年度史博館藝術獎助學金「臺展三少年藝術獎」徵件中!至8月31日截止,請見官網最新消息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