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編號:78-00876 尺寸:長15cm 寬6.2cm 厚1.6cm 年代:商、周
先秦時期所通行的金屬貨幣分為三品,即黃金、白銀和銅。春秋戰國時期,以銅為貨幣的主要質材,形式比較多樣化,如通行於周畿、三晉的布幣;齊國、燕國的刀幣;楚國的銅貝與爰金;周畿和秦國的圜錢等,這些貨幣為各國自行鑄造,分別具有濃郁的地域特點。「錢」字的本義,是鏟形的工具,最早的錢的樣式是模仿鏟形的。鏟字古代又寫作「鎛」,布錢的「布」應為「鎛」之誤。空首布還保留著鏟形工具的空首容銎的型態,故應是布幣的最早樣式。空首布有兩種類型。一種為長柄聳肩尖足式,多出土於今山西侯馬、稷山、運城,和河南汲縣等地,是春秋末晉國或戰國初趙、魏等國所鑄。一種為短柄平肩弧足式或短柄斜肩弧足式,多出土於今河南洛陽、宜陽、新安、洛寧、伊川、孟津等地,鑄造年代約在戰國中期。春秋戰國之際,空首布流通於三晉及中原地區。1959年,山西侯馬牛村古城南郊發現了空首布十二枚,均為聳肩尖足大布,其中一件有面文六字,另一件有面文二字。面文六字含「黃釿」字樣,說明這種空首布的單位也是釿。在空首布的樣式中,最少見的是聳肩式。晉空首布和周所鑄的區別,便是聳肩尖足的樣式。在山西稷山縣吳城村出土的空首布,有一件鑄「甘丹」(邯鄲)文字,推測近似山西侯馬出土的空首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