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螭紐鎛鐘

類別

銅器

館藏編號:h0000273 尺寸:高95cm  口徑52cm 年代:春秋

鐘分為鎛鐘、鈕鐘、甬鐘三類,各有從大到小的組合關係,成組的又稱為編鐘。鎛鐘體型較大,有時單懸。本件鎛鐘,鐘體成合瓦形,直懸平口,鐘身篆部(上部)紋飾是兩相交夔龍紋,篆間三排蟠龍形紋,鼓部(下部)則佈滿粗疏的交纏夔龍紋,具有春秋時代的紋飾特徵。上端懸紐為鏤空蟠螭紋,故稱螭紐特鐘。本件是春秋時期中原地區的代表性樂器,出土於鄭公大墓。鎛鐘為單懸,大都只有一件,但新鄭鄭公大墓竟出土了大小不等的4件特鐘,此為其中次大的一件,亦為台灣現藏最大的一件,彌足珍貴。鎛鐘是低音鐘,作用為合聲和掌握節奏;甬鐘發中高音,演奏作旋律之用,七聲俱全,並有較多的半聲音階。這種搭配,構成了春秋時代鄭國音樂「鄭聲」獨特的旋律特色。指定為重要古物。